当前位置:白衣渡>玄幻魔法>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一百二十七章:贾宝玉的失落,殿试进行时!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二十七章:贾宝玉的失落,殿试进行时!(2 / 3)

旁边的宣纸上还对书中精要之处做了摘录。没想到她借了自己用于策论的书。竟看得如此精细。不禁赞叹:‘妹妹真是天生的读书种子。如不是生了女儿身!哪里轮到我们这些人去考学折桂。黛玉眨了眨灵秀的眸子,笑道:“我不过是闲着无事罢了。我看三哥哥要读的书实在太多。就挑了这几本,有了这些批注摘抄。三哥哥再阅时也会省心些。”贾琮微微一怔,还不待他反应。紫鹃一旁插嘴道:“姑娘往日读书也常有。但也没这两日怎么费神,也不怕伤了眼睛。我怎么劝都不听。”黛玉脸上一红,瞪了紫鹃一眼,说道:“还不快些个给三哥哥倒茶。”紫鹃抿嘴笑着去了。贾琮心中感动,突然明白黛玉为什么借这些书。竟是想着帮自己少费一些功夫!遂温声说道:“妹妹不用担心,离殿试还有大半月的功夫。时间还算充裕,可不敢让妹妹这般劳神。”~~~~~离开潇湘馆,贾琮又去了迎春院儿。日子就在这种充实之中一天天过去.......明楚商品经济发达,各地府衙县衙的前大街都有店铺。而这些店铺,必然和衙门有关系。打官司、诉讼的原告、被告都要请衙门中人吃酒吃饭。拿京城来说,主干的棋盘街两侧。都是京城衙门所在地!都察院兵马司、顺天府,前街店铺。鳞次栉比,挨挤不开。幌子或用铜、或用锡,巴不得一家比一家的大。正阳门东西大街、宣武门西小市。崇文门东小市的情况,同样如此。其中好多铺面廊房围绕栏杆。披檐、外檐远远伸出去,路越来越窄了。廊房之间的路都有顶蓬遮风避雨。当时写地方志、京城志的人悲愤地道。今日之街巷,果昔日之街巷乎日促日窄,如蚕食然。天下举人汇聚京师。各种胡同、酒楼、茶馆,近至正阳门。远至南城金鱼池,关厢、街坊。都可以看到往日稀奇得难得一见的举人老爷们的身影。拥有五元头衔的贾琮、殿试的消息情况。都是他们的谈资。直至四月二十一日,殿试开始了。在顺天府尹和九门提督带领下。贾琮等上千贡士进了正阳门。这其中自然包括王浩、张冇才、丌诗轩、戴凤祥、龚鼎祠等几位。午门两侧就是传说中的六科廊房。但是贾琮没机会细看。他们进的不是午门中路,午门中路除非皇帝出行等情况。否则绝不开启!而是由东、西两路进。进了皇家宫殿。意气风发的贡士们安静了。包括贾琮也是,白玉桥栏,碧绿溪水。金砖琉璃,宽阔,恢宏,台阶层层而上。错落有致的宫殿群、太监、守卫晃得人找不着北。因有官兵护送。他们畅通无阻地到达了仁华殿大门外。仁华殿位于大明宫以南。属于大楚紫禁城的中轴线。明末战乱后建立,耗资百万,丹陛之下。上千举人垂手肃立,提督九门步兵巡捕五营统领杨提督站在考生前面。出示一枚空心的银印:“董府尹,请验证虎符。皇宫重地,不可马虎。”“杨提督请签收。”董安掴不苟言笑地也把一枚银印放进空心之处。两枚银印竟然天衣无缝地重合了。呈现出完整的猛虎形象。杨提督点头道:“是大殿外考还是东西两庑不是阁臣们临时请示吗”“钦天监说今儿有雨,龙虎交汇,是吉象。改在东西两庑考。”一个身穿品服的司礼监秉笔过来说。“下官等遵命。”两人如圣上亲临似的拜过,杨提督问。“刘公公打文书房回来”那刘秉毕笑呵呵道:“六部、通政司的司务厅、六科。都察院的文书房都走了一遭,九边防务重要。中原的灾荒、水患也耽误不得呀。”杨提督、董府尹陪笑不言。皆知皇帝似有重用官宦之意,等刘秉毕走了。他们一人麾下负责一庑,护送考生入座。董府尹道:“仇都尉怎么不见内城防治,是杨大人和都尉大人的职责。”杨提督摇头不解,但心中已有揣测。“恐怕圣上会亲临,仇都尉调大汉将军去了。董府尹交接完了,就守在外头。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上千书生,也大意不得.......”两人正说着。突然仁华殿左门传来鼓乐响动。须臾~旗牌、斧钺、刺绣龙凤的卤簿仪仗开道。中间的八抬龙辇。抬出一位九五至尊来。杨提督、董府尹赶忙提袍、头顶地的下跪。鸿胪寺、教坊司乐工们的出行奏乐。动天彻地,传遍整座场院。守卫官兵、太监们都跪满了。贾琮等上千贡士,好歹都是四书五经读出来的。骚动几秒,立马屈膝跪满。司礼监掌印太监戴权喊了一声:“兴!”众人起立。戴权又喊:“拜!三叩首!”众人再次跪下磕头三次。戴权再喊:“兴!拜!三叩首!”“兴!拜!三叩首!”灰头土脸地行了三拜九叩大礼。贾琮暗骂不已。这时戴权喊了:“礼毕,乐止”。众人都是垂头默立。没有谁敢抬头正视龙辇上的皇帝。乾德皇帝的声音传来了:“科举取仕,乃国家伦才大典。朕!奉天承运之圣君,教化万民,尊于孔门之下。以安四海、平宇内。忻忻于礼贤下士,切切于子民衣食。是故,遽然放下奏折,亟传口谕。不哓哓于科道,尔等乃我朝将来之新科后进。或有出将入相、或有一方父母、或有封疆大吏。朕不苦于辛劳,亲临仁华,殿外场院。未免风吹日晒,传读卷大臣与朕躬上仁华殿。诸贡士于殿内大考,一应监临、巡视。防卫等官,丹陛候命。”杨提督、董府尹、仇都尉等恭恭敬敬地称颂。“吾皇英明,礼贤下士”。贾琮等贡士,自始至终都没见上皇帝的面。——————既然乾德皇帝临时做主来当主考官。张分宜等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