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探湖底(1 / 2)

我又指着平静的湖水,望着一轮明月倒映在湖面上,在我们这个角度来看,就在不远处的位置。

我判断道:“你们好好想一想,江豕的突然离去,还有水猴子没有继续袭击,我觉得它们都在畏惧什么。”

看着众人若有所思的眼神,我继续说:“我觉得,现在潜入水下,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王嫣对人骨沙沟有过调查,我主动问她是什么意思?她深吸了口气,又说:“我觉得你说得没错,富贵险中求,那一次我来人骨沙沟能活着回去的确是侥幸。”

我精通风水,水中的人骨沙沟是长江气脉汇聚的地方。

那里没有鱼虾,到处都是死人骨头,以及上游冲下来的尸体。

王嫣他们之前潜入水底,破烂沉船中调查线索,仅人骨沙沟里的宝藏,就足够普通人几辈子都花不完。

鄱阳湖历史上就经常出现沉船事故,偏偏有许多船只没有办法找到,按照常理去解释,这一定是因为水下有某种强大的吸力,把所有的船只拉到某个地方。

而且依照长江“回水沱”的说法,我们所在的湖面下边,一定有东西。

这时候我们集中起来商量,决定对湖水底部一探究竟,我的眼睛能在黑夜中辨别方向,吴道仁的水性又特别好,所以打算由我们俩先打头阵。

结果王嫣说她也想去看看,我当时就拒绝了,跟着凑什么乱啊?

她执意要去,我又不是他爹,管不了,只能特别正式告诉她,如果出了事儿,我肯定没有办法救她。

王嫣说:“这点你放心,我学过专业的潜水,而且我在上船之前准备的一些装备,万幸没有掉进湖里。”

说完,王嫣回到破烂的船舱,拖拽出一个大号背包,又说:“虽然不多,倒也能勉强用用。”

潜水设备在当时可是个稀罕东西,我还是第一次看见,除了潜水镜之外,就是那种便携式的氧气瓶,大概有三十公分,与去高原地带所用必备的瓶子差不多。

王嫣的雪中送炭,让我们对探究鄱阳湖底的这件事更加有信心。

现在有了水下探照灯,光源的事情算是解决了。

当时打算只留下老祁和白胖子在上面看守,但王道一带着那两位“扑克脸”的男子,主动要求留在船上。

对付水猴子,挑战江豕的时候,王道一展现他非人般的实力。

有他们留在破船可以为我们立好标志,免得精疲力竭之后走丢了方向。

下水之前我把身上的衣物都脱下来,只随身携带一些必要的防身工具,并用绳子牢牢绑在身上。

当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约定好简单手语,然后相继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

防水头灯在水下起到很好的效果,为我们驱散黑暗。

而我很快感觉到自入水之后,这里就好像是一潭死水,毫无任何波动,也难怪我们的破船会停留在远处一动不动。

开始下潜的时候都很顺利,吴道仁出色的水性在水中让人震惊,他就好像一条鱼,这一点哪怕是王嫣对他都是望尘莫及。

我们当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到水底看个究竟,氧气非常有限,所以大家都拼尽全力地往水下游。

我很快注意到这里没有任何鱼类生物,甚至有些死寂沉沉的。

直到我们抵达水底的一刻,发现底部竟是一道又宽又大的深沟,我目测最窄的地方大概有十几米。

至于深度,里面黑咕隆咚的深浅不一,没有办法通过目测来判断,王嫣向我们比划手势,示意这里就是她曾经来过的地方。

我们为找到沙沟而兴奋,接着探照灯四下搜寻,还真就在深沟的两侧发现有沉船残骸。

随身携带的氧气实在是有限,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加快速度。

所以我比划了一个手势,问他们要不要去沉船那里看看?

吴道仁打了个手语:“找到了,这里就是人骨沙沟。”

当时我也很纳闷,因为这里并没有人骨头,怎么配得上叫人骨沙沟?让人意外的是吴道仁,他靠近深沟,徒手去抠水底的淤泥,很快那一层淤泥的底端竟发现一具死人头骨。

接着吴道仁又相继挖了一些,到处都是白骨堆积的沟壑,没错,这里的确就是人骨沙沟。

更多的人骨沉入沟底,千百年来被河底流动的沙土掩埋。

吴道仁连续打了好几个手势确定目标没错,通过这一点,足以他曾经确实到来过这里。

沉船距离我们并不是很远,短暂地停留我们当即沿着沙沟往前方探寻,发现船是卡在沙沟,有一半露在外面,另外一半悬空在底部,并且船上还有很多打碎的瓷器。

鄱阳湖距离景德镇很近,那里是闻名世界的瓷都,从汉朝时期就开始烧制陶器,以前景德镇叫“昌南镇”,到了宋朝时才被称为景德镇,通过鄱阳湖进入长江,把瓷器运往各地,以及后来闻名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