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白衣渡>武侠修真>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九百九十六章 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九十六章 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3 / 4)

内燃机的转速更高,做工时候的气缸内压力更大……这玩意怎么做功的?煤气煤油汽油的话,是通过把喷入气缸内的雾化燃料进行电子点火,继而发生爆燃……膨胀后做功。

可想而知气缸需要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高压力以及高转速,这意味着对气缸材料,活塞材料的性能要求更高,要更耐磨,承压能力更强。

同时加工精度也要更高。

所以内燃机光看设计,似乎也没啥,挺简单的一个东西,但是真做起来的话就会发现对基础材料以及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

最后,煤气机,煤油机以及汽油机这三大类型的内燃机,其点火模式采用的是电火花点火。

三大农机公司的煤气机点火模式,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走电子点火的模式。

而这就对电子零部件的要求非常高了,三大农机公司的煤气机之前研发进度缓慢,一定程度上也和国内的电子技术发展缓慢有极大的关系,这配套的电子点火搞不出来啊。

至于说不用电子点火的柴油机,这东西采用的是压燃点火,对气缸的承压能力要求更高……如今大楚帝国的基础加工技术,搞煤气机、汽油机这些都算是低压的内燃机都有点难度,更别提更高压的柴油机了。

内燃机这东西,为什么很早就发明出来,并有了相关的理论,但是一直到第二次革命中期才出现并大规模应用啊……就是受到材料以及加工技术的限制。

简单来说,内燃机对材料和加工的技术要求,远超普通的三胀式蒸汽机,基本上和蒸汽轮机在同一个技术水准上。

此外采用电子点火的话,还得先把电气化发展到一定水平,要不然汽油机配套用的电子点火你都搞不出来……

所以想要搞内燃机,那是有前置科技限制的……不是说你弄出来个设计图,然后找两个铁匠敲几锤子就能搞出来的。

要是你真能搞出来内燃机,那基本上也意味着工业水平已经达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中期水准,这说的还是实验室状态,小规模应用状态。

如果要大规模应用内燃机……比如搞出来汽车并大规模使用,那基本上得达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期水准了……大概就是一战前后的顶级列强水准。

很显然,目前大楚帝国的基础工业能力距离这种程度还有距离。

所以,大楚帝国里的内燃机研究方向,暂时也不是说弄出什么内燃机来用于终端消费商品:汽车。

而是作为一种工业生产动力以及特殊领域里的动力,如部分工厂动力,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军事装备等。

三大农机公司的内燃机研究,基本都是奔着充当农用设备以及工程设备动力去的……农机设备是他们的主业,至于工程设备嘛,虽然他们不是搞工程设备的,但是三大农机公司因为在拖拉机领域里建立的技术以及专利壁垒,使得他们都成为了工程设备的底盘提供商以及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新新兴的工程设备厂商想要自己研发底盘,难度非常大……首先各项专利就很难绕过去。

辽东河口机械公司如今的一大核心业务,就是为各种工程设备厂商提供履带式或轮式底盘。

所以当代大楚帝国里的各种工程设备厂商,其实都是只能采购各种底盘,然后安装自己研发的挖斗之类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组装厂。

蒸汽机是别人的,底盘是别人的,只剩下个挖斗结构是自己的……

不过这也是大工业化体系的重要特征,工业太细分,一家工厂很难从头到尾都自己生产零部件,哪怕是大型企业,依旧需要从产业链上采购不同的零部件,然后加上自己的核心技术生产产品的。

专利这个东西,不是那么容易绕过去的。

而在内燃机领域里,专利依旧存在,而且更加突出……三大农机公司研发内燃机也不是吃干饭的,虽然现在实用化的内燃机他们也没搞出来,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在研究过程里,申请了一大堆的专利……

比如辽东河口的四冲程专利!

其他想要进入内燃机领域的企业一看,然后就皱眉不语了……这年头说起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基本都是四冲程……但是四冲程这东西,可是人家辽东河口机械公司的独家专利。

同时其他两家农机公司也弄了一大堆的内燃机专利,比如唐山机械公司的电子打火转专利,辽东机械公司喷气嘴为核心的可燃混合气体进气装置(煤气)……

这三家农机公司研究着研究着,就发现彼此都有一堆其他两家绕不过去的核心基础专利,扔下谁都不好搞,所以好几年前就也已经经过谈判,在内燃机领域里进行了基础专利的相互授权。

因此唐山机械公司,辽东机械公司都是能使用四冲程专利的。

但是其他公司就不行了……你手里没有他们绕不过去的核心内燃机专利作为交换,三大农机公司岂能把自家的核心专利授权给你?做梦都别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