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兄弟情(1 / 2)

康熙这些日子极为伤心,他精心培育了三十多年的、倾注了半生心血的作品二阿哥胤礽,被自己亲手打碎。他沮丧、悲愤、伤痛、愧疚的心情难以用文字表达。

最令康熙震惊的是,废掉太子,党派之争更加剧烈,他的长子或许是见到太子被废,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被权力和欲望冲昏头脑,竟然向康熙上奏:“胤礽平时的所作所为十分卑劣,朝臣对他也是大失所望。术士曾经还替胤礽相面,称他将来肯定能登基为帝,这都是大逆不道啊!父皇如果想要杀了胤礽,不必亲自动手,儿臣可以为父解忧。”

皇三子胤祉向康熙告发胤褆曾与蒙古喇嘛交往密切。在随后的调查发现,胤禔利用蒙古喇嘛的巫术魇废胤礽,暗害兄弟,意图自己登上储君之位。如果说皇权在康熙心中占了7分,剩下的3分,太子恐怕能独占2分,那毕竟是他的半生心血,胤褆想杀了太子实在是让康熙震怒,他将长子幽禁在家中。

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帝于畅春园召见满汉大臣,令众臣推举一人为太子,其实他是已经后悔了,他希望众臣子体察圣意,推选胤礽。

这些日子他反复回想,胤礽年幼丧母被他亲自抚养,他们也曾父子情深,并且阿哥们列举的胤礽罪状,经过这些日子的调查,真正成立的仅仅十分之三。更重要的是,太子不在,党争更加剧烈,威胁皇权。皇长子想对兄弟下杀手,皇三子才干不足,皇八子出生低微结党营私,居然都不如太子。

令康熙没有想到的是,皇长子倒了,满汉大臣竟一致保举他们眼里有才干、性情平易的胤禩为皇太子,康熙简直是大发雷霆,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大半个朝堂的人,都被他的八阿哥收买了,这究竟是他的天下,还是已经是胤禩的,在震怒的情况下,康熙说胤禩出生低微,乃辛者库贱婢所出,永远不可能做太子。几天之后,康熙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这场复立,最大的胜利者,不是太子胤礽而是四阿哥胤禛。和对兄弟下杀手的胤褆,告发兄弟的胤祉比,胤禛的表现是,他不仅并不参与夺嫡,反而想着让他的二哥,在这个寒冬生活的好一点,为此祈求他这个君父让他去送碳火吃食。

其实胤禛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年家启发到,他一直知道不争是争,要对皇阿玛和太子二哥恭敬,要表现的与世无争,要表现的像是孤臣纯臣,所以他对大臣们不假辞色。

但是现在胤禛发现水能克刚,有时候感情是更好的武器,并且不会割伤自己。这个阶段,下场争权夺利是下策,只会让皇阿玛怀疑自己有不臣之心,推荐太子复位是中策,虽然会得到太子的感激,但稍有不慎,恐怕皇阿玛会觉得他是站在太子一边。

对二哥表现的兄弟情深,却并不妄议太子的废立之时是上策,皇阿玛如今只是无人可选,兼之太子毕竟是他亲自养大的,是皇阿玛的心头肉,和他们这些阿哥完全不同。胤禛知道,皇阿玛还舍不得自己最用心的作品就这样废掉。

但是就像是碎掉的玻璃,无论如何精心拼凑,终究是有裂痕,皇阿玛和太子爷早晚会再次出大问题,到了那个时候,如果他在此刻帮助太子上位,只怕也会成为皇阿玛的出气筒。康熙认为,胤禛纯孝纯善,他不可能提前知道太子会被复立,只是念着兄弟情谊,不忍心兄长受苦,这是懂得孝悌。

太子亦对四弟有感激和愧疚之心,胤禛的养母是孝懿仁皇后,曾经他确实是防着胤禛的。但是如今他懂得了世态炎凉,感受到了落井下石,又接受了胤禛的雪中送炭,那些奴才以为他被废了,在老大老八等人的授意下作践他,胤禛倒是真的当他是兄长,他便也认胤禛是弟弟,不再猜忌他。

只是胤禛的胜利,也是带着血泪的,他唯一真心对待的弟弟,侠王十三爷在这场斗争中被圈禁,就像是年羹尧和年熙妍并非同母,却比同母更亲近一样,胤祥从小就喜欢跟着他这个哥哥,不嫌弃他冷面无情。

胤禛交代过胤祥,让他不要参与这场夺嫡,不要掺和皇阿玛和太子的事情,但是太子对这些弟弟向来严苛,将他们视作夺嫡的对手和争夺皇阿玛宠爱的对手,胤祥出身低,太子几乎是肆无忌惮的欺压他,心直口快的十三爷怎么能忍住,既然太子被废势力微,他便要添一把火。

胤祥反对太子,痛恨太子是真,想要帮助四哥争夺政治资本也是真,他的积极奔走,将自己彻底暴露在康熙的眼前,成为了康熙猜忌的对象。胤祥虽然不听劝告,但他是个敢作敢当,不拖累他人的性格。

起初,康熙认为年轻的胤祥并没有想要争夺皇位的野心,也不相信胤祥有着如此心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一切必然是背后受人指使。可面对康熙的询问,胤祥却将所有的责任全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对于四哥是只字未提。最终,盛怒之下的康熙将胤祥圈禁在了宗人府。

胤禛只能扯着兄弟情深的名头去求情,但是康熙不许他再求情,胤祥之于康熙,不过是他众多普通皇子的一个,甚至没有什么母族背景让他顾忌,圈禁胤祥他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也不如何心痛。

胤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